
以前講起香港,大家都會聯想到東方之珠、購物天堂、金融中心。但去到2025年,一講起香港,相信越嚟越多人會諗起——「雞棚」。
「雞棚」本來係指古時候偷雞賊用嚟捉雞嘅一個臨時陷阱裝置,而唔係真正嘅養雞雞舍。呢個結構設計得極其簡易,唔需要複雜材料,只需幾條竹同樹枝,用樹枝撐起半圓形嘅竹棚,棚底放啲碎米誘餌,製作時間可能只需幾分鐘。當雞被吸引而走入去嘅時候,偷雞賊就會拉走樹枝,竹棚就會跌落嚟將雞困住。「雞棚」嘅設計本質上係「唔穩固」嘅,因為佢嘅目的就係要容易跌落嚟,從而困住目標(雞)。呢種暗中設局嘅方式後來就被引申成「搭雞棚」,意思係有人設計圈套,準備呃人。
想像吓,有人突然宣佈開「革命性」初創公司,聲稱有國際投資者撐腰,市場潛力無限。租靚寫字樓、請年輕團隊,大肆宣傳:社交媒體狂出post、KOL直播、辦roadshow派禮品,誇大回報率高達300%,透過眾籌或私募誘中產、退休人士、年輕白領投資幾萬甚至幾百萬。
但「雞棚」本質唔穩固,開業幾個月即因「資金斷裂」結業,拖欠租金、貨款、服務費、裝修費、廣告費。公司執笠,員工冇糧出,需申請破險基金。有限公司有限責任,股東唔使個人負責。呢班「老闆」早早轉移咗資產,繼續開名車、住豪宅、食米芝蓮,轉頭又喺另一個地方重施故技,搭過個新「雞棚」。警方話證據唔夠,頂多當商業糾紛處理。你敢公開話佢哋係老千?小心人哋反手告你誹謗,賠錢賠時間。
拒絕做「雞」入棚:4招教你識破老千圈套
要避免落入「雞棚」式騙局,無論你係投資者定係供應商,都需要保持警惕,多查背景,唔好只聽棚佬吹水。以下係幾個實用方法,識破「雞棚」:
1. 公司查冊:確認公司實力
去公司註冊處網站查公司註冊日期、股東、董事、地址同財務報告。如果公司新成立(少過一年)、註冊資本低、地址只係虛擬辦公室,就要小心。查埋年度申報表(NAR1),睇有冇準時提交或罰款記錄。
2. 訴訟查冊:睇有冇欠債史
可以請律師或收數公司(如Debt Hunter)查公司或董事嘅法庭記錄,特別留意拖欠貨款、破產或合約糾紛。假如發現多宗欠薪或欠租案件,證明佢哋唔可靠。
3. 可疑特徵:識別紅旗
- 訂單可疑:大額訂單但無訂金、要求延長賬期、或用私人戶口轉賬,就係警告。
 - 宣傳過火: 聲稱「國際合作」但查唔到證據,團隊背景模糊,或急催交貨但拖付款。
 - 壓力手法: 「機會有限,錯過就冇」,唔俾時間你評估考慮,但一問細節就閃爍其詞。
 
4. 識人術:觀察行為
留意老闆「魅力」過盛但避談細節,如問「付款計劃」就轉話題。利用貪婪或恐懼(如「市場緊俏」)催你供貨。查埋社交媒體,睇有冇負評或假好評。
避免「雞棚」最重要係「唔貪、唔急、多查」。香港越嚟越多呢啲騙局,但只要大家提高意識,就唔會咁易變成「雞」入棚。記住,真正好客唔怕你查,騙子先怕你驗證。
搵收數公司?
Debt Hunter 自2009年起為中小企提供合法收數服務,追收團隊超過20人,絕無外判人員,已協助超過10,000家公司收回欠款,信用資料庫全港最齊,梗幫到你。
Debt Hunter 將通過不成功不收費、先調查後調解嘅模式,為傳統收數行業帶來新嘅變革,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,引領行業發展。
